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Facebook

Julie Zhuo谈设计师的职业成功之路 »

新的周六。突然觉得这样的说法还蛮充满希望的 - 轻松的、愉悦的、闲暇的、无压力的任性忙碌或发呆着的。外面正酣畅淋漓的下着大雨,问题在于即便如此也仍感受不到一丝凉意,温热的湿气包裹在周身,同时在体内迟缓的循环着。

M50,莫干山路,几乎半年没有来过的样子。路边的涂鸦在这段时间里不知换过几批,J.Coffee还是一样的处乱不惊,在路边转角从容的待着客。莫名感到有种放暑假的心情。近来在各处持续读书期间喝掉了大量的、味道各异的冰美式,偶尔如此小模小样的斟上一壶水蜜桃乌龙茶,香气热气一并饮下,很是舒心。

是不是有阵子没有做Julie Zhuo的译文了。这篇其实蛮早就想做掉了,只是一再耽搁。关于怎样定义、追寻与实现职业成功的话题,很好的文字,有些篇幅,希望你不会觉得枯燥;正如文中所述,“在追寻成功的道路上不会只有欢乐相陪,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艰难而无趣的。”

下面进入译文。

在非舒适地带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 »

每周博文伊始,要么肆意描述一下身边的环境以及自己的心情状态,要么一时语塞,左顾右盼却不知如何言语;像此刻这样强烈的希望将最近忙于的各项事务全盘托出的状况好像不大常见。

比如?可以用“精心打磨”来形容的WireframeKit For Sketch(线框稿风格Sketch控件库)最近一两天应该可以上架了;Beforweb订制书签的样品也已收到,接下来可以制作一批,用于赠送友人和上架售卖,搭配着《触类旁通:多终端时代的触屏界面设计》一起也不坏;博客与公众号自不必说,近来开始帮助教会翻译释经短文的工作也越发成为一件日常事项。

另外,之前虽在朋友圈念叨过“连续摔碎两瓶新买的威士忌”这一离奇事件,却没有提到其中一瓶完整的碎在背包里,并将MacBook Pro彻底泡坏的状况。跟了自己五年的老伙计,本以为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寿终正寝,却未料到这结局。维修小哥碎碎念着“酒精虽然挥发的差不多了,主板闻着还挺香的”,也是挺扎心的。因实在不愿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花费1.5W购买那样一款不伦不类的MBP,便收了一台2015款的二手Air,用起来倒也自在轻松。于是耽搁了一阵子的side project(s)也该继续。

Facebook的产品设计师如何思考 (2) »

即将进入雨季?雨着,冷下来,暗下来,静下来;平复后再继续着。

每隔那么一段日子 - 或几个月,或几年,就总会花上一段时间彻底沦陷在 Buckethead 制造的或孤寂柔美或敏感狂躁的旋律与氛围之中难以或不愿自拔,直至触底。遥想十多年前也到了戴着 KFC 全家桶和全白无表情面具来 cos 的地步。是的,就是过去那么多年来一直在用的头像那样。似乎总会吓到一些朋友。

“面无表情与深情的旋律构成了美妙的张力”,的确如此。

如果要我选择一些对自己的历程影响最大的人,打印成视效深邃的黑白照片放在白相框里摆在眼前话,约莫可以找到三、四个的样子,Buckethead 一定是其中之一。实际上最近也真的常在想这个些许无聊的、甚至从形式上讲不那么吉利的事情。

Julie Zhuo 不算吧,毕竟到目前为止也只是职业、专业方面的敬佩、崇拜与学习,还不会涉及性情方面的影响力;不过话说回来,真该多找些这样正常而正面的高手来影响影响自己才好;不然尽是些说唱乐手、拳击手、精神病患者一般的吉他手一类,想想也蛮搞事的。

Facebook的产品设计师如何思考 (1) »

假期快乐吧,各位。正是好时节,值得拥有开心。

之前发现这部 Julie Zhuo 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视频,主题为“How Facebook Designer Thinks”,全长37分钟,共分为四个主题,包括“怎样识别问题、定义需求”、“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设计新表情”以及“预先定义成功”。

斯坦福官网已将完整演讲以及围绕四个主题的节选视频放出,建议各位直接观看原汁原味的演讲;官网同时提供了文字副本,我这边会分为两期做掉译文。

近来越来越多在做 Facebook 产品设计相关话题,包括之前的“VR 产品设计经验讲谈 - Facebook 360”以及“Facebook 产品设计实习生的 VR 之路”等等,也推荐各位阅读;当然,Julie Zhuo 的文章一直都在做着。都是实实在在的内容,不会故作姿态或卖弄存在感,我喜欢这些。

VR产品设计经验讲谈 - Facebook 360 »

之前和谁说起的来着,“一周一周过的太快”,一类。这种话岂不是总会在生活当中说起,看不出任何醍醐灌顶般的重大意义。且不论时间这东西终究属客观还是主观,将一天当做两三天来使用,心中的危机感与焦虑也能被充盈与价值感所抵消一些,这便好。当然多数时候所做的事情无非是眼前这些,而所谓“眼前这些”如果用一个圆圈来表述的话,只要在一点点扩大,就还算健康并令人欣慰。眼看要清明了这是?

外面也是忽明忽暗的样子,有云与风在为阳光演奏。

忍了很久没再去做第二个纹身。原本就计划在腹部书写柯本遗言当中的“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取自 Neil Young 的“My My,Hey Hey”),最近突然意识到这个主意真的不坏,好像把减脂口号印在最需要减的地方,“燃尽,燃尽”,这样。岂不是很好笑么,莫名被自己戳了笑点。扎心了老铁。

本周译文的标题和上周关于 Evernote 改版的那篇很像。实质也很相似,同样来自官方的产品设计团队 - 本文来自 Facebook VR 团队的设计师 Gabriel Valdivia,为我们讲述了这款备受关注的新产品诞生背后的一些设计思考与经验心得。无论你是否有在进行 VR 项目,这样的官方团队经验讲谈都是很不错的产品设计学习素材。我是这么想的。话说这个人大概是 Julie Zhuo 的手下吧,有点羡慕。

另外,经友情提醒,才意识到或许是有必要试着在中英文之间增加空格。五年半了,这个博客,就从来没在这方面留心过,真的惭愧。谢谢 Sharon。

Julie Zhuo谈怎样在繁忙中保持学习状态 »

春季天气多变,易感冒受凉,运动游玩后还需当心冷风。

近来开始运动量骤增,专心练习拳击,如教练所说,正是“练哪哪疼”的阶段。谁说不是呢,以往哼哼唧唧跑上一个小时的疲劳感也不及如今十分钟的模拟对抗训练,加之随同进行的力量练习,以及偶尔被打红眼睛或是打出鼻血 - 身体与精神上的快意承载于疲惫和疼痛之上,令其他干巴巴的所谓健身运动都显得那么无聊。

没有疼痛感便有罪恶感,如今便是这样的状态。这和“喜好受虐”一类还是两码事。这意味着身体在发生变化,一如生活中的痛苦往往意味着正在挣扎前行而非安逸不前。

说起来,女神Julie Zhuo如今除了在Medium上发文以外,也开设了邮件订阅“The Looking Glass”,不方便访问Medium的朋友不妨留下邮箱,几乎每周都会有好看的小文章送到,正如今天这篇。会打算这样做两、三期VR或UX相关设计长文章,然后通过这样的小文换换心情。

关于如何在繁忙之中保持学习状态,想必也是很多朋友在思考和尝试的。Julie推荐的几点建议较为温和易行,而我(斗胆在此相提并论)曾经在Ask Me Anything当中聊到的一些方法可能更适于一些特定的阶段与状态,硬度也会高些;讲不好,具体情况终归引人而已。

Facebook产品设计实习生的VR之路 »

一场春节终于结束。该回到正轨的回到正轨,该开始的开始,该改变的改变;设立过的目标已经进入时间线,而不再仅是新年之前的憧憬与畅想。

所幸的是,今年开春不必再像一年前那样痛彻筋骨的休养生息一两个月才能让自己开始动起来。目力所及的格局并没很大,哪怕仅有眼前一年之内的目标与动力让自己feel alive也不错。所谓计划,便是尝试做好单位时间以内能够做到的事,然后任由物是人非,再去面对接下来一个全然未知的单位时间。things change,that's the way it is.

开工之后的第一篇译文回到VR主题。产品设计实习生的总结。我越来越喜欢FB了,他们有社交,他们有VR,他们有John Carmack,他们有Julie Zhuo,他们有坚实且越发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文化。

下面进入译文。

2016年夏天,我(英文原文作者)有幸成为Facebook的一名产品设计实习生。在上岗之前的几周,我了解到自己将会被分派到VR团队。这个消息让我紧张而茫然,因为自己完全没有过相关经验。不过还好,经过几周的准备,我对VR的激情越发高涨,同时也开始自信起来。

回头看来,我意识到自己能进入这个团队真的是非常幸运。实习期间, 关于VR设计,我学到了重要的五件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有兴趣进入3D设计领域的朋友们提供些参考和帮助。

设计的权重 »

周六晚间,正文刚刚翻译好,头疼,喉咙干涩,赏给自己一些酒精和尼古丁,作为周末的犒劳。已有几周没碰威士忌了吧,和戒朋友圈一样并非完全出于自律而是丧失掉了欲望,留给更需要的时候譬如现在这样,边际效应会更高些。

天气么,仍是那样,寒冷的日子却是晴好,下起雨来便开始回暖,这样的循环似乎从夏末开始。

小app写的呢虽然看上去仍是很难赶上年末个人目标完成度的评估时间点,但也是越写越有心得的样子了,完成Notification相关的东西之后需要整合到CoreData然后尝试iCloud啊若OK便可以提交苹果店审核了这样。

前面有朋友在微博上问交互设计师还需要写代码么。当然有胜于无,却绝非必要,只是我需要做这件事来实现自己一点小小的心愿而已。

然后开始说正经的。前几天看到Facebook关掉创意实验室的消息还是蛮震惊的,毕竟产出了Paper那样对设计界来说充满创意与范例模式的产品,如今都下架或停止支持了。当时就发了微博说到这件事,然后看到这篇文章,The weight of design,来自Google Chrome的视觉设计师Sebastien Gabriel,针对这个事件进行的思考或是说反思。我喜欢看这些大牌公司或产品的设计师谈论思考的内容,虽然形式上没有方法或案例文章那样丰富愉悦,但是更加解渴。解渴的不要不要的。下面进入译文吧,然后我再去灌上两口,尽早倒下。

提升移动应用的“心理响应速度” »

好雨可劲儿下,皱皱眉头不算英雄好汉。正在看98版水浒。

提到水浒,便能想到三件事情。一是小学大约三年级的时候,去图书馆借书,眼看着那边摆着一套水浒的连环画,便和管理员吆喝着“我要看那边的水许”。二是小学里第一次学到鲁迅的文章,老师提问鲁迅原名是什么,我的同桌小伙伴连手都没举就喊了一嗓子“鲁智深”。三是98年初,正是初三寒假,晚上时常溜去街机房玩真侍魂,正好是央视放这套水浒的时候,老板天天看,我就一边玩一边听电视,记得放到潘金莲害死武大郎那段的时候我正在打服部半藏。如今很多事情,转眼就忘;而这些想起来甚至好像能闻到当时味道的回忆,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印在脑海里的。

雨声越来越响,房间里越来越昏暗;我想干脆钻到被窝里听着“大河向东流...”睡去好了。

之前一周过的相当丰韵。入职新公司,大路夜考,临时抱佛脚啃掉科目四的笔试。想起来也是恍恍惚惚的,过山车一样就到周末了。车学完了,就像了了心病,又像刮出一身的痧,心明眼亮,身轻如燕。我考虑要不要另开个博客专门用于扯来扯去好了。噗。开始说正经事儿,这周不做价值观了,关注一点简单而有意思的设计技巧。下面进入译文。

在移动体验的设计当中,界面的响应速度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移动用户所处的典型情境通常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难集中,耐心更有限。如果交互的触发或内容的加载需要让用户等上太长的时间,那么很少有人会不动声色从容不迫的听之任之。

那些小处见大的设计细节(8) - Facebook Paper专题 »

好冷的一天。早上练大路时,突然见到雪花飘落在车窗上面,便对师傅讲,“下雪了诶”。师傅没有搭理我。

写了上面这段话之后顿了好久。心里沉沉的冷冷的。不想下周到来,也不想情人节/元宵节到来。那么暖的一个春节之后却是一段如此冰冷的日子,工作和生活当中将要开始有reset;不过至少在某些方面看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希望,也还不坏。

说着说着要沉下去了,看看正经事情。今次不去收集Little Big Details了,因为正好看到一篇关于Paper的文章,作者从交互的角度汇总了TA所看到的22个设计亮点,蛮适合拿来做“小处见大”的。

这什么Paper的时髦我只在Beforweb里赶这么一次。在同事的手机上把玩了一会,第一感觉,确实惊艳,甚至有些震撼,翻了几个界面就看到一些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设计(基本都包含在本文中了);但不能不说接下来有些忙乱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好像迷失在它的交互空间里面,或许是不大熟悉各种炫酷的交互方式及动效也未可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我个人的态度:这样的产品具有太强的“榜样”和“标杆”性质;在学习和“拿来”的过程里,也千万不要忽视自己产品的特性、所面向的用户群体、所要帮用户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等等。无脑的跟风一会毁了自己的东西,二会给业界带来坏风气。我shut up,进入正题噜。哦对了,原文提供了动态gif来演示相关动效,由于文件太大,我只在这边正文里放了较小的静态图;要看实际的动效,你可以点击每段文字后面的“查看动态gif演示”;每个gif的尺寸都蛮大的,会在新标签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