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AR

近来在尝试养成空间思维习惯 »

一个月前,新平台随 WWDC23 登场。如此重大之事件,却未曾像七年前热衷于 VR/AR 的时期那样大书特书,也是稍有惭愧。仅稍有而已,毕竟一个月间没有哪一日不在忙碌于相关布道工作,只是输出平台不同。此刻回来这里落下些少许文字,像是回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港湾。

“热衷于 VR/AR 的时期”竟然已是七年前。“时间真疯狂”一类。顺手打开 Tom Waits。

自己吭哧吭哧翻译 HIG 之事也有十年或不止?官方中文版本《人机界面指南》已于六月上线。继而规划相关工作。难以名状的时空跳跃之感。

你好,沉浸式体验设计师 Pt.2 Pt.3 »

记得上一篇开篇还在念叨疫情的迫近感。几周之后的此刻已经进入“全域静态管理”。不记得已经连续+2在家办公有多久。前些天梦见大家都回到了公司,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一起办公,准备着下一场活动。醒来感到是好温暖和幸福的梦。

开小差跑到朋友圈写下:此次疫情或多或少让自己明确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职业成功标准:不再需要依赖于这座城市,或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与场所,也可以自由的把所爱的事一路做下去,再不受困。

嗯。继续话题,“你好,沉浸式体验设计师”的第二与第三部分。曾在第一篇当中提到后两部分不做全译,因对我个人而言稍稍涉及敏感,相关部分跳过(上下文中有做注明)。一如既往,个人学习之用,独享翻译之过程而共享其结果,全部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 Bruno Everling 之观点。

你好,沉浸式体验设计师 Pt.1 »

​疫情四起,仿佛回到两年前,而又觉甚于两年前。那时似乎所有人都躲在家里,而此刻这里那里远的近的相关的熟识的太多人在经历状况的起伏,便感到与两年前相比更加真实和迫近。大约是如此。

自从上一篇“元之七层”开始恢复译文的欲望与状态,直至如今几乎每晚睡前必译上那么少许,以这样的宁静与舒适充实着每一天最后的时光,也着实让自己感到日子变得自在了些。此刻如此安静,我甚至可以听到斑斑打呼的小声响。

来自 BrunoEverling@Medium 的系列文章,“Intro to Immersive Experience Design”,关于 AR、3D 界面设计及相关趋势、个人学习策略等等,个人感到很有看头,译起来也很过瘾。全系列由三篇文章组成:

XR 往事 - 第一章 - 游戏规则 »

编者按:近来陆陆续续知道一些朋友、同事在出现健康问题,或大或小;自己之前的状况直到现在也仍然不敢大意;四处又在飘逸着或正面或负面的关于996的资讯;所有这些都让这个春天感觉动荡不安,尤其想祝愿所有朋友都安好。

假期结束,开始正经的。合作作者 K.D. 同学的原创系列“XR 往事”有做更新,我在读和编辑时很兴奋,像是闻到了三年前探索学习 VR 的那段日子里的气息,而 K.D. 同学的文章显然更具理论与实践底蕴;在本文文末,我们甚至能看到 Google Daydream 的项目实境。K.D. 同学,旅居纽约的交互设计师,帕森斯设计学院设计与科技系研究生二年级在读,曾在 Google Daydream 沉浸式穿戴设备组担任用户体验设计师。- 编者人格的 C7210

⌈深度⌋ XR 往事 - 序章 »

编者按:问各位周一午安。本周我即将“增长”一岁;拦不住,索性套一个时髦又专业的说法。回头看更年轻的年月里,衣着观感似乎比现在更加老朽无趣,事实上当你年近三旬...反而会花更多心思在这样一些方面,除了如何尽早实现财务自由而退休,更多是怎样让身心尽可能保持年轻而非像多数近40岁的人那样油腻下去。

“XR 往事”,来自合作作者 K.D. 的原创系列,深度而有质感的知识;是我个人的兴趣方向自不必说,在如今的“市场”中也值得珍惜。K.D.,旅居纽约的交互设计师,帕森斯设计学院设计与科技系研究生二年级在读,曾在 Google Daydream 沉浸式穿戴设备组担任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仅代表个人期待他的更多相关领域内容。- 编者人格的 C7210

⌈随笔⌋ AR 的矛盾与探索走向? »

早上在朋友圈记录到:

“基于移动设备的 AR 更多是设计开发人员的新兵训练营。这里有个矛盾:不去训练就难以推动真正有意思的事情变为现实,去训练又缺乏目标航向与短期利益回报。所以开启新时代新范式的人都是值得崇敬的,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眼光毅力与心境。”

支离破碎的想法仍然没有彻底消散,午餐后对着草坪两根烟的功夫脑子会乱糟糟。稍作扩写。胡言乱语不知所言先做抱歉。

移动AR体验设计的特质与挑战 »

“人到了某个年纪会突然懂得一首歌。其实生活就是不断‘送别’的过程。” 看到那篇关于朴树在演唱《送别》时失控落泪的文章,想到这两年里一首接一首的突然懂了一些往日看来不那么起眼的、难以有所共鸣的歌曲,大约可以断定人生是在向前走着。

正在染发。上一次还是在夏天。黑发看久了会觉得像冬日办公区的空气一样浑浊。漂到第二轮,被保鲜膜包裹着放在烤灯下加热,活脱脱像一只被涂满酱料的烤火鸡。

过去的一周里,世界上凭空冒出了“佛系”这么个词。有多少人看着新世相的那篇文章会感到无一不被命中?无论80s还是90s。佛系基督徒,没毛病,《圣哥传》比心。过去的一周里,Em的新专辑上架网易云音乐,一小时销量破20万?从“Rap God”到“I ain’t no Jesus”,有多少Stan被《Walk On Water》丧到哭。如果还会有下一张专辑,佛系说唱没跑了。

要漂第三轮喽。尽快发出更新才好。之前连续做了一些关于Design System的内容,本周回到AR方面(“哈你丫还有点别的么”一类),关于Mobile AR(ARKit/ARCore)在UX设计方面的一些挑战与原则。

iOS ARKit人机界面设计规范 »

你的app可以利用Apple提供的增强现实技术,即ARKit,为用户带来引人入胜的、能够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的虚拟互动体验。在AR app当中,设备的摄像头用于在屏幕上呈现现实世界的即时图景,而虚拟的3D物体则会叠映其中,构成虚实交融共存的幻象。用户可以透过设备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虚拟物体;如果app提供了恰当的体验模式,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势或其他运动方式与虚拟物体进行互动。

AR技术的需求类型及用例探索 »

​各位假期愉快。这六个字怎么看都像是应该写在结尾才对。

据说有人用拇指和食指比心能比出个“八”的样子。心可以说是很大了。

错置,Displace,外滩美术馆,若干场实验性艺术表演。Contact Gonzo的暗室互殴让人沉迷。“错置”这个词实际上也很有些AR的味道在里面不是么。

更有趣的现实 - ARKit的典型运用领域 »

据说虹桥路红坊园区即将迁移/改建。消息也有些时日了,时不时再过来会见到一些店家/展馆正在搬迁,想必也是不假了。Musee Cafe,俊美的虎斑阿喵正盘踞在门口的大花盆中,略警惕又很温和的看着我。店里播放着Clapton不插电版本的Layla;时至午间,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日子就这样时而摧枯拉朽的疲劳,时而不那么真实的突然一切都宁静下来,张力十足,像近来入伏之后的天气,日晒与雨水轮番登场。隐约感到有一些还不坏的事情即将发生。这种感觉在酷热的夏天还是蛮少见的。

是的仍是一篇AR方面的译文。最近有连续做这样几篇,留在不同的时间发布而已。短时间沉浸式的专注在一个特定的点上进行了解和学习,会比较高效。但这件事做起来也有些像是自说自话;仍是希望能够为同样有兴趣关注AR领域的同学带来一些启发,大家共同学习。

之前的两篇文章分别是“更有趣的现实 - 五分钟带你了解AR”以及“ARKit与移动AR的未来”,今天则侧重于讨论新技术在一些典型领域当中有可能的运用方式。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