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决策

掌控大脑 - 怎样使产品体验更加符合用户心理及行为规律 »

是的,我仍然宅在家中。每天的正经事儿呢基本就是一页一页的啃About Face 3,偶尔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放到微博上;副业则是看刘老根。熏的我一张嘴就是东北味儿。这就叫语言天赋。

其实很多时候看书的目的不完全是获取信息,引用About Face 3第十章关于“流”的定义:

“一种深层的、近乎完全的融入状态”,通常包括一种温和的沉醉感,能让你对时间的流逝毫无察觉。

其实和玩游戏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让自己进入一个更广袤却又更封闭的虚拟的外世界;只是换了一种比较有建设性的方式罢了,听上去也更加有成就感。那么来看本周译文呗,在话题上与之前关于情感化设计还有行为反馈循环的文章有些契合。大概8点20分左右发。

这里进入译文。37signals的Ryan Singer最近在一篇观察报告中说:“要做一把椅子,你首先需要清楚人们是怎样坐着的。要设计用户界面,你首先需要了解用户的意识与想法。”

为什么这事儿如此重要呢?因为对用户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充分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打造更好的产品体验,让用户更happy,从而吸引他们反复访问和使用产品,提升相关转化率。

设计有效的“用户行为与反馈效应”循环 »

有些日子没更新博客了,中间隔了一个坏周末的样子。shit happens alright.

今天是正经开始宅在家中的第一天,有些百爪挠心,身心还不大适应叭,一整天站不是坐不是的,眼下依靠些酒精与B.B.King的布鲁斯才略感安心。话说接下来两天便会有面试了,快是快了点,不过我也确实没有做宅上几个月的打算;空闲时间足够自己做做阶段总结、看几本一直没空去读的书就好喽。想想看刚刚进入Web行当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时季,终日寻寻觅觅,揣着自己单薄稚嫩的“设计案例”四处奔走,回到家吭哧吭哧的琢磨人家布置的家庭作业...7年过去了,却仍像是能闻到那时空气里的味道一样。

不感了个慨了。呈上本周的译文一篇。最初看到原文时,认为是关于界面当中反馈机制设计的文章,类似“为用户的操作提供正面反馈”这样;读下来发现是相对来说高一个层面的主题;一起看看叭=)

这里进入译文。无论你在设计怎样的产品,总会涉及到“用户行为与反馈效应”这样的循环。很多时候,良好而有效的“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是决定一款产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中,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怎样通过精心打造的反馈循环对用户行为产生影响。

比较与选择 - 怎样通过设计帮助用户制定决策 »

话说时间也真不是怎么挤怎么有的,除了上班和翻书以外,每天再来这边码码字就已然把最后一点可用资源占用干净了。不过有一点自己还是比较清楚的,能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放在这些事上面,其实完全能够说明现在日子的状态在好转,让人揪心耗神的事情在逐渐变少。OK,双鱼男的唠叨就此打住,我们来看今次的译文。主题关键词:比较、选择、决策、设计的引导。

设想一个潜在用户正在浏览你的网站,比较着你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琢磨着是否要进行购买。也许你可以自信的说,当前的“购买”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醒目和易用的,但是你能保证在“对比”和“选择”等方面的体验也是同样靠谱的吗?

如今,很多用户体验设计师对于面向用户行为的设计思路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大家的设计都是基于“用户必然会执行操作”的假设。要知道,所有的操作行为都是跟随在某种“决策”之后的;例如,要产生购买行为,用户首先需要在目标商品的选择上做决策。

曾经有研究指出,决策的制定过程是具有很强的弹性的,可供人们参考的因素也不像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明确和稳固;该过程所处的上下文环境对于决策结果本身具有很大的影响。从网站产品设计的角度讲,这个研究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它相当于在告诉我们,作为用户制定决策的上下文环境,网站本身的设计方式不仅会作用于“可用性”等常规的用户体验要素,更可以影响到用户对行为的选择和决策